1.有哪些克服困难的名人例子?
一,
邓亚萍是乒乓球史上最伟大的女运动员。从5岁起,她就开始和父亲一起学习玩耍。她于1988年加入国家队,赢得了14次世界冠军。她已经连续八年世界乒乓球排名第一,是世界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女运动员。她成为唯一一位连续获得奥运会乒乓球金牌的运动员,并与乔红一起夺得四枚奥运会金牌,其中包括单打和双打。
小时候,邓亚萍就立志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因为她的父亲是当时的体育教练。但是,她又矮又矮,完全不符合体校的要求。体校的大门不能向她敞开。于是,年幼的邓亚萍跟父亲学了乒乓球,父亲规定她每天练完体能课后必须做100个发球和接球。邓亚萍虽然只有七八岁,但为了让自己的技术更熟练,基本功更扎实,他在腿上绑上了沙袋,把“木签”换成了铁签。
优游国际这对一个孩子来说是多么可贵啊!这样不仅会让身体受罪,心理上也会承受很大的压力。小小的她,每一次闪现,展开,腾挪,都可以用挣扎来形容!
腿肿了!手掌磨破了!——这是常有的事!但他从不抱怨,也不喊累!负责训练的父亲有时会心痛得流泪!付出总有回报。因为邓亚萍的坚持,10岁那年,她在全国青少年乒乓球比赛中获得团体和单打冠军。
进入国家队后,邓亚萍超额完成了训练任务。队里规定她要练到上午11点,她自己要延长到11点45分。她训练到下午六点的时候,会练到六点四十五或者七点四十五。封闭训练规定练到晚上9点,她练到11点。邓亚萍经常错过训练的时间,所以她给自己做方便面。
在队里练习单边进攻的时候,邓亚萍还在腿上绑沙袋,面对两个男陪练的左右移动,一打就是2个小时!多球训练时,教练轰球,邓亚萍睁大眼睛,一丝不苟地接球,一千多。
每次训练课结束后,邓亚萍的衣服鞋袜都被汗水湿透了,有时候甚至连地板都湿透了,要换衣服鞋袜甚至换桌子再练一遍。邓亚萍长期从事强化训练。从脖子到脚趾,她身体的许多部位都受伤了。为了对付腰部肌肉的劳损,她不得不戴上宽护腰。膝关节肿得有脂肪垫,踝关节几乎长满骨刺。平时,她都得忍着。如果真的很痛,她有针去合,脚底磨出血泡,就拿起来包了一层纱布再练。即使伤口感染了,挤出脓液也要继续练习。
第二,
五岁时,张海迪患上了脊椎血管瘤,截瘫。正因为如此,她从来没有上过学。从小,她就开始以顽强的毅力自学知识。她自学了小学、中学和大学的专业课程。1983年,海蒂开始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她以顽强的毅力克服了痛苦和困难。她的作品在社会青少年中引起强烈反响,并在日本和韩国出版。
1991年接受癌症手术后,张海迪继续以不屈的精神与命运抗争,她开始努力学习哲学研究生课程。通过不懈的努力,她写出了论文《文化哲学视野中的残疾人》。张海迪用自己的勇气证明了生命的力量,就像她自己说的:“和所有立志奋斗的人一样,我把艰辛的探索当成了真正的幸福。”她以克服自身障碍的精神,为残疾人开辟了一条进入知识海洋的道路。
张海迪多年来也做了很多社会工作。她为农村的村庄修建了一所小学,帮助贫困和残疾儿童治病和学习,并为灾区儿童捐款6万多元。
张海迪先后三次应邀出访日本、韩国举办讲座、音乐会,她自强不息的奋斗历程也激励着不同国籍的人们。1995年,她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参加了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1997年,她被日本NHK电视台评为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之一。
1983年5月,中共中央发出向张海迪同志学习的决定。邓小平、叶剑英、李先念等党和国家八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张海迪题词。海迪在岗位和社会工作中不懈努力,以饱满的热情和高尚的品格服务社会,为人民做出贡献。他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威望。这是一个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好例子。她是中国一代年轻人的骄傲,是中国残疾人的杰出代表。
邓亚萍的优异成绩改变了世界乒坛只在高个子中选拔运动员的传统观念。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也被邓亚萍的风格和技巧深深吸引,亲自为她颁奖,并邀请她参观位于洛桑的国家奥委会总部...
第三,
2002年1月的一个晚上,是日本著名钢琴家野泉最痛苦、最难过的一天。他在弹琴的时候突发脑溢血,一头栽倒在地上,右侧从此瘫痪。幸运的是,没有生命危险。刚开始的几个月,关泉很乐观。他以为恢复一段时间就能重新登上舞台,他神奇灵巧的右手就能把爱德华?格雷格和吉恩?西贝柳斯的音乐有一种别样的浪漫。
可惜事与愿违。将近一年,他的右手不能动。对于一个钢琴家来说,失去右手几乎意味着失去了演奏音乐的能力,这让泉很沮丧,越来越沮丧。他的芬兰妻子玛丽亚有一天小声对泉说:“你为什么不试试你的左手?”左手?泉停顿了一下。就像有些人是左撇子一样,音乐界也有几首是写给左撇子玩家的。
2.瑞士的声誉如何?
1.瑞士被誉为欧洲的心脏、世界的花园、钟表的王国、金融的国度、欧洲的水塔。
2.瑞士联邦,简称“瑞士”,位于欧洲首都伯尔尼,北邻德国,东接奥地利和列支敦士登,南接意大利,西接法国。地处北温带,四季分明,国土面积41284平方公里,特点是地势高,矿产资源匮乏,森林和水资源丰富。这个国家由26个州组成(其中6个是半州)。
3.瑞士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工业国家,实行自由经济政策。它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在全球创新指数中排名第一。它是许多国际组织的总部或办事处所在地,也是国际会议的东道国。包括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世卫组织、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和国际红十字会在内的45个国际组织在瑞士设立了总部或办事处。
瑞士最著名的绰号是“手表之国”和巧克力之国。
钟表王国是因为瑞士是世界上最大的钟表生产国之一,欧洲的阳台,欧洲的屋脊,博物馆之国,Shpits风景区,莱茵瀑布,莱蒙湖,国际宗教改革纪念碑,西永城堡等历史旅游资源,欧洲乐园,世界公园(瑞士旅游资源丰富,
瑞士被称为钟表王国。
钟表业在瑞士已有500多年的历史,至今保持着世界领先地位。首都伯尔尼有1000多家钟表店,整个城市就像一个巨大的钟表展厅,有“钟表之都”的美誉。世界名表大多来自瑞士,各国手表出口量一直位居世界第一。
3.哪个国家是永久中立的?
三大永久中立国分为战时中立国和永久中立国。
战时中立国是指在国际战争开始后,保持中立状态的国家。永久中立国为根据条约或单方发表的宣言,不论在平时或战时永久奉行中立政策的国家。在世界近二百个国家中,已有三个国家宣布为永久中立,并得到国际的承认。它们是: 瑞士:自16世纪起即执行中立政策,1815年维也纳会议上,与会各国一致承认瑞士为永久中立国。此后,在历次国际战争中,都保持中立,国土未受到战火的侵扰。奥地利:1945年,法西斯德国战败后,奥地利全境由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1955年,四国同奥地利签订和约,奥地利恢复独立。同年10月,奥地利宣布永久中立。哥斯达黎加:1983年11月17日,中美洲的哥斯达黎加宣布永久中立,得到了拉丁美洲、加勒比海地区各国的支持和承认。瑞士是一个永久中立的国家。瑞士是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和国际红十字会等45个国际组织的总部或办事处。
发表评论